项目管理案例讨论9

某地区政府部门建设一个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性网络应用系统,对现有的零散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进行重组和整合,整个项目由政府的信息中心负责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由各共建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了领导小组,招标选择了监理公司全程监理建设过程。一期重点建设了社保、民政和交换中心三个应用系统。

建设过程中由于机构改革、职能需要重新定位等原因,《需求规格说明书》始终找不到最终用户签字,在监理方和承建单位的一再努力下,只有一个共建单位的主管领导在该子系统的需求分析上签字确认。为了赶进度,承建单位决定先行设计和实施,监理方认为可以理解且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也只好默许。

工程竣工验收时,承建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了验收申请,并将竣工验收所需的全部资料报送监理单位,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系统已经过初验和 3 个月的试运行,并且运行情况良好,随即对验收申请予以签字,并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后续的验收工作。

[问题1]竣工验收时,总监理工程师在执行验收程序方面的做法正确吗?
不正确
正确的做法是:承建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后,监理单位(或总监理工程师)应该首先对其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案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包括验收目标、各方责任、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方式。

在分项工程财务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部分发现开发过程存在的缺陷分布如表:

[问题2]请问在几种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宜选择哪种方法来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
帕累托图-因果分析图

[问题3]软件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常采用甘特图法和网络图法,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方法需要配合使用,请简要说明各自的作用。
甘特图法可以比对各工作的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能十分清楚地了解计划执行得偏差,以便于对偏差进行处理。
网络图法能够充分提示各工作项目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关系,从中找出关键路径,进行重点控制。

[问题4]在项目进行验收时,承建单位提交给建设单位的部分文本资料是英文版本,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提交的最终文档必须是中文版,且由于翻译造成的时间延误以及增加的项目开销均由承建单位自行承担。请问建设方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应当根据合同(包括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等)进行确认,如果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提交的文件应当是中文版,则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否则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