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算法的目标在于消耗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汇集成为平台的吸金流量
你是否有过这种观察:公交车上的乘客、菜市场摊点后的大妈、围坐在餐桌旁的家人,都在神情专注地刷手机,反而对自己该做的正事心不在焉?
你是否有过这种体验:打开短视频App或者点一下微信视频号,对自己说好只看5分钟,但等到一抬头已是深夜?不胜感慨平台“太懂我了”!但放下手机后满脑子却只剩下焦虑、空虚和寂寞?
这不是大家自制力差。你必须认识到,你正在与一个以消耗你注意力和时间为目标的AI算法,进行一场不公平的战争。绝大多数人大概率是会输掉这场战争的,因为AI模型和算法都是从世界顶尖名校毕业的学霸们设计、开发和不断升级的。而你的注意力、深度思考能力和时间,恰恰是你在人生赛道上超越他人最宝贵的资本。
二、算法如何“刷你”——让你上瘾,而非清醒
你以为在享受个性化推荐,其实你的注意力正在被AI算法打包出售。
1、它在记录你的一切: 你在哪个视频停留了0.5秒,你给哪类评论点了赞,你何时滑动最快……这些都是喂给算法的数据。后面它会马上调整推荐算法,更精准地将“更适合你”的内容推送给你,牢牢粘住你的眼睛和手指。
2、它在分析你的情绪: 算法发现,引发争议、愤怒、猎奇的内容,最能“勾住”用户,并激发用户与其他用户或者内容up主的互动热情。如果能够挑起用户间激烈争吵乃至互骂,AI的开发者和运营商就觉得算法及格了,就会加大力度给你推送能进一步激起你情绪的内容,让你在信息茧房里越陷越深。
3、它在塑造你对平台的依赖: 它在训练你形成一种“平台依赖型人格”——不刷就感到不安,让你在无形中把宝贵的思考时间,交给了无聊且无尽的娱乐和情绪消耗。请记住,商业平台上的AI,首要目标不是让你成长,而是让你停留。通过这种短暂愉悦或激动来吸引你停留在app上,继而悄悄地磨钝你的竞争优势。
三、AI时代最危险的能力退化:从思考者到“搬运工”
很多人觉得,能快速用AI生成文案、做出PPT就是“高效”。但这可能是最危险的认知误区。对于刚刚走出高中,即将迈进大学大门的寒门学子,这种认知误区是极其致命的。
AI时代最致命的能力退化是什么?它又将如何让寒门学子的未来道路越走越窄?
1、从深度思考到浅层搜索: 习惯于直接向AI要“标准答案”,渐渐丧失了独立分析、提出好问题的能力。而基于思考能力的提问能力,正是未来高价值人才的核心能力。
2、从主动表达到复制粘贴: 习惯于模仿“热评”和AI生成的“套路”,渐渐丧失了组织自己语言、表达独特观点的能力。平庸的、可复制的表达,让你变得极易被替代。
3、从拥抱复杂到追求速成: 对复杂问题失去耐心,只想得到最简单、最快捷的解决方案。而未来真正有价值的工作,都在于处理那些无法被简化的复杂问题。
4、你必须警醒:当AI让你变得更“懒”时,它也在让你变得更“廉价”,更容易被同龄人或AI替代。
四、AI会抢走哪些饭碗?你的专业,是在构建“护城河”吗
了解AI的影响,最终要落实到未来的职业选择上。
1、被AI替代风险高的职业(护城河窄): 主要是那些重复性、有固定流程的工作。如:客服、初级翻译、数据录入、模板化的文案和设计、记帐会计、企业法务、新药研发、体检科医师等。
2、不容易被取代的职业(护城河宽):
- 强同理心型: 心理咨询、护理、教育、社工。这些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连接。
- 强动手实践型: 高级技工(电工、维修师)、外科医生、高级宴会厨师、计算机硬件开发工程师等。这些都需要真人与物理世界互动。
- 强复杂决策型: 应急管理、企业战略、顶尖科研。需要综合判断和承担责任。
AI催生的新机会:AI模型设计与开发、AI提示词工程师、AI伦理师、人机交互设计师等。这些岗位需要你既懂技术,又懂人文。
五、夺回你的大脑,守住你的竞争力
“数字沉迷”本质上是AI对你大脑的劫持,你必须学会主动“断开链接”,让自己的大脑来思考未来的方向。
但是,你也决不能完全忽视弃AI的高效检索数据的能力和可以提供研究线索的助理角色。我们要成为AI的使用者,而不是它的成瘾者。夺回被算法“刷掉”的时间和专注力,是你在这场竞赛中保持领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