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未分类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33

案例分析:合作项目的风险

H 公司为某省运营商建立一个商务业务平台,并采用合作分成的方式。即所有的投资由 H公司负担,商务业务平台投入商业应用之后运营商从所收取的收入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跟 H公司作分成。

同一时间,平台有两个软件公司(H 公司)和(C 公司)一起进行建设,设备以及技术均独立,也就是说同时有两个平台提供同一种服务,两个平台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的用户。

但是整个项目进行了 10 个月,并经历了一个月试用期之后,准备正式投入商业应用的第一天,运营商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将该商务业务平台上所有的用户都转到了 H 公司竞争对手 C 公司的平台上去,也就是停止使用 H 公司的商务业务平台。

整个项目 H 公司投资超过两百万,包括软、硬件,以及各种集成、支持、差旅费用,等等。现在 H 公司所有的设备被搁置但不能搬走,并没有被遗弃,运营商口头声称还会履行合同,按照原来的分成比例给 H 公司分成。但是 H 公司无法得知每个月的使用情况、用户多少,所以根本无法知道他们究竟应该拿到多少分成。所以,运营商的口头承诺根本如同鸡肋。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33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32

案例分析:风险分类

某公司召开会议,商量是否实施ERP项目,三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我们公司不应该实施这个项目。现在我们刚把办公自动化系统搞好,还没有适应,工作效率也没提高多少,再上ERP有些不适应,而且这个ERP项目花费太大。ERP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搞失败了,成功的几率不会多大。如果我们也失败了,会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利用搞ERP的这些钱我们可以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多招一些开发高手,提高公司的收益,而不是搞这些无端的风险投资。

乙:不应该一棒子打死。ERP是一种新兴事务,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不上ERP又是万万不行的。企业规模到了一定程度,管理和决策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ERP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方案,是面向供应链和“流程制”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解决管理和决策问题。但是实施ERP风险很大,很多企业都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实施的管理问题,没有及时识别项目中的风险并及时处理,项目监控机制不好,高层支持不够,老员工的适应性差等,最终导致“ERP天折”。我们公司以后想获得更大发展,应该实施ERP。现在有些条件不够,整体上ERP不太可行,我们可以分步实施。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实施ERP的经验,先进行小范围ERP试验、积累经验,等以后时机成熟了,我们就整体实施ERP。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32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31

案例分析:团队建设

【案例背景】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直是项目经理–小赵努力钻研的问题。

小赵认为提升某人的时候就是增加其责任的时候。下属如果心情好,经理人员要肯定他的成绩,同时又要鼓励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属高兴的时候,就让他多做点事;下属心灰意懒的时候,则不要让他太难堪。如果一个下属因自己的失败而闷闷不乐,这时候经理人员再落井下石,就有严重伤害他的危险,他就不想再上进了。

小赵还认为,一个经理人员如果能够调动另一个人的积极性,他的绩效就有很大的提升。要使一个团队能够正常顺利运转,一切都要靠调动积极性。

经理人员可以完成两个人的工作,但经理人员不是两个人。经理人员应激励他的副手,使副手再激励他的部下,层层激励,就能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小赵认为,经理人员要善于听取意见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个普通的公司和一个出色的公司的区别就在这里。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31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30

案例分析:范围定义

A 公司原本是一家专注于企业信息化的公司,在电子政务如火如茶的时候,开始进军电子政务行业。在电子政务的市场中,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发一套工商审批系统。由于电子政务保密要求,该系统涉及到两个互不联通的子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中储存着全部信息,其中包括部分机密信息;政务外网可以对公众开放,开放的信息必须得到授权。系统要求在这两个子网中的合法用户都可以访问到被授权的信息,访问的信息必须是一致可靠,政务内网的信息可以发布到政务外网,政务外网的信息在经过审批后可以进入政务内网系统。

张工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在捕获到这个需求后认为电子政务建设与企业信息化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若照搬企业信息化原有的经验和方案必定会遭到惨败。因此采用了严格瀑布模型,并专门招聘了熟悉网络互通互联的技术人员设计了解决方案,在经过严格评审后实施。

在项目交付时,虽然系统完全满足了保密性的要求,但用户对系统用户界面提出了较大的异议,认为不符合政务信息系统的风格,操作也不够便捷,要求彻底更换。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30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9

案例分析:客户关系管理

某 A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规模的软件公司,公司研发人员不到 20 人,主要从事纺织机械行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经过一些开发项目的积累逐步形成了适合该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软件两大产品。由于 A 公司销售人员的努力工作,目前公司业务较繁忙,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1 个月前,A 公司销售人员赵某参加了国内某大型纺织机械集团公司 D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标工作。赵某在多次向 A 公司技术部门提出要求技术人员配合,参与项目建议书编写工作,要求没有得到人员落实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了该招标的项目建议书。由于报价合理,同时在向 D 公司提供的项目建议书中,提出了一套相当全面的实施方案和较理想化的信息化建设思路,结果 A 公司顺利中标。

根据投标文件中做出的实施进度承诺,项目一周后正式立项。由于 A 公司业务较好,一时无法从其他项目组抽调研发人员到新成立的项目小组,人力资源部门临时招聘了张工和其他五名软件工程师。由于张工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被正式任命担任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9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8

案例分析:项目启动与项目经理角色

【案例背景】
A 公司是一家经营纸产品的企业,近几年业务得到了成倍的发展,原来采用手工处理业务的方式已经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经过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在公司推行一套管理软件,用管理软件替代原有的手工作业的方式,同时,请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此项目的启动。
副总经理在接到任务后,即开始了项目的启动工作。项目经过前期的一些工作后,副总经理任命小丁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小丁组建了项目团队,并根据项目前期的情况,开始进行项目的计划,下图所示为初步项目进度计划表。

项目进行了一半,由于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副总经理要求小丁提前完工,作为项目经理,小丁对项目进行了调整,保证了项自的提前完工。

【问题 1】如果你作为项目前期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将如何启动项目?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8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7

案例分析:激励理论

【案例背景】
某公司前几年效益不好,连年亏损,所以人才流失十分严重。直至,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成立后,及时提出了要使“公司员工达到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这一美好远景;同时公司还改变了项目分派方式,采取公开竞标、按收益提成的激励措施。面对全体员工公司提出了“挖掘你的潜能,发挥你的潜能,你就是公司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这样鼓舞人心的口号,并且明确地要求中层干部要克服盲目悲观、妄自菲薄的思想,要眼睛向内挖掘人才,大胆地使用人才,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能,不要眼睛向外,总是看到外面的人是人才,走掉的人是人才,挫伤公司现有员工的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司又培养出了近 30 名软件开发的技术骨干,还涌现了一批项目带头人。公司对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及时给予肯定和表彰,每个季度都选出几个在项目上有创意、工作上有成就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公司最近又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公司远景,即“3 年产值翻一番,5 年达到国内一流,10 年达到国际一流”的目标。在美好远景的鼓舞下,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信心百倍地努力工作着。

【问题 1】请分析该公司是如何有效地应用激励理论的?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7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6

主题:领导风格

【案例背景】
小陈是 A 公司的职员,一直从事网络运行部门的管理,虽是技术外行,可部门管理方面还不错,得到公司的认可。
A 公司新近成立了项目管理部,小陈被调往该部门,上司是一日方技术总工,但两人都对项目管理欠缺认识。目前并行立项的项目达六七个,公司责、权、利不分明,项目组固定成员只有四人,其他部门的配合都是推一步走一步,不推不动,不摇不知,信息反馈不畅,沟通难度不小,每次会议都是冗长,效率不高。某些部门也会在任务被摊派到时有抵触情绪,项目部下发的一些文件及要求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日方总工性格过于温和,倡导民主,结果只是一个会议接一个会议,成效不大,时间耗去不少。这与小陈办事果断,主张处理问题有个轻重缓急的态度形成反差,但无奈只得服从于这种安排,面对放缓节奏来处理迎面而来的时限方面竞争性很强的工作,有的只是郁闷,与日方沟通多次自己的见解,对方也是副无奈的表情,有的时候居然会做出“他们不做,我来做”的选择,很为她的善良无助苦恼。她又无法越权去处理一些问题,她该怎么办?

【问题 1】请描述一下日方总工的管理风格,以及人格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6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5

主题:分工明确才能有效决策

【项目情况】一个大的IT集成项目

【项目经理】李四,公司元老,另有个大项目的项目经理也是他,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常驻项目现场,没有参加过PMP学习及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学习

【执行项目经理】张三,项目实施及项目经理出身,对此项目的技术细节比较清楚,在项目中没有实权,属于技术专家

【公司现状】人员比较紧缺,其中只有2人比较懂此项目技术细节:一个不常驻现场,另一个就是执行项目经理张三

【问题】项目经理(李四)对执行项目经理(张三)的项目安排持有不同意见,且项目经理李四经常安排执行项目经理张三做一些具体的技术工作,导致项目总体把控欠缺

【分析1】信任是项目经理最重要的支撑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5

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4

如何管理和监督相关方的参与,以及如何有效的管理与相关方的沟通

使相关方满意,是项目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管理相关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能使用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阻力。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能使项目相关方充分支持项目,满足项目的目标要求,从而使相关方对项目满意。

【烂尾项目是如何形成的?】

先看一下情境背景:

项目经理A被授权带一个项目团队,为一个学校定制一套教学信息化系统,包含家校平台、在线教研平台以及学校信息发布平台。由于是一个创新型项目,在项目初期,A和团队成员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识别了大量的相关方,其中包括学校的管理团队,部分老师,以及部分家长和学生。

在项目进行初期,他们想通过访谈和会议对项目的详细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但是调研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很多人表示不愿意参与到项目中,但是这部分人员其实是项目核心的干系人。然而很多愿意参与到项目中的成员,因为不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所以给出的相关需求和建议都没有建设性。

继续阅读项目管理案例讨论24